第一代随车OBD诊断系统的诞生过程


自1980年代开始,各汽车制造厂开始在其生产的车辆上,配备全功能的控制/诊断系统;这些新系统在车辆发生故障时,可警示驾驶员,并且技工在维修时可经由特定的方式读取故障码,以加快维修时间,汽车工业界称之为OBD随车诊断系统。


时间到了1985年,美国加尼福利亚州的大气资源局开始制定法规,要求各车辆制造厂在本州贩售的车辆,必须装有OBD系统,这些车辆上配备的OBD系统,称為OBD-Ⅰ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代OBD随车诊断系统。


第一代OBD随车诊断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:其一,仪表板必须有故障警示灯,以提醒驾驶员注意特定的车辆系统已发生故障。其二,系统必须有记录或者传输相关废气控制系统故障码的功能。其三,电器元件监控必须包含HO2S、EGR、EVAP。


当第一代随车OBD诊断系统正式在1988年全面实施时,虽然美国环保局并未强制要求其它州贩售的车辆(除了加州以外)也要配备该系统,但实际上车辆制造厂在其它州贩售的车辆也都配备了相同的系统。


但由于第一代随车OBD诊断系统规格不够严谨,它遗漏了催化剂转换器的效率监测,以及油气蒸发系统的泄漏侦测,再加上监测线路敏感度不高,等到发觉车辆故障再进厂维修时,事实上已排放了大量的废气。


转自:互联网